西螺媽祖太平媽
西螺媽祖太平媽
Temple

漫遊西螺

  • 話說螺陽


西螺是濁水溪畔三百多年的歷史古鎮,名稱係由荷蘭人根據平埔族土語Sorean譯音而來,後來漢人才譯為「西螺」,又因位於虎尾溪(螺溪)北岸乃稱「螺陽」。平埔族西螺社人最早生活於此。荷蘭時期在此地活動的漢人,仍屬有限。西螺由於為濁水溪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遼闊,又有豐沛的溪水可供灌溉,帶來移墾的熱潮,大量閩、粵墾民紛紛移入,並沿著水圳形成大小聚落,整個平原帶的墾殖也逐漸完成。

自墾拓以來,民生昌榮,人文薈萃,為嘉義與彰化的重鎮,至今仍留下諸多史蹟、文物。西螺位於濁水溪下游,它的興衰起落和濁水溪密不可分。濁水溪長一七六公里,河道曾數度變遷。溪水滔滔滾滾,水流混濁,因而得名。溪到下游,分三流赴海:北為北斗溪,中為西螺溪,南為虎尾溪。昔日西螺溪寬不過五十公尺,平淺狹小。日治時代,日人施行水利防洪計劃,堵塞北斗、虎尾兩溪,西螺溪遂一躍而成為濁水溪主流,水量遽增。西螺四千公頃的農地就是依賴濁水溪的溪水灌溉,而成為農產豐饒的「嘉南穀倉」。三百多年來,濁水溪不但是西螺世代居民安身立命的泉源,同時也是西螺鎮昌榮的動力。



  • 西 螺 訪 勝

西螺大橋
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是西螺的標誌,全長一九三九公尺,分三十一拱,是當時的遠東第一大橋,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大正元年(1912),東螺溪與虎尾溪源頭的溪水匯集到西螺溪,並帶來大量泥沙淤積,冬季時河水枯竭,溪面可通行;夏季溪水大漲,竹筏成為南北交通重要工具,雨季來臨時交通癱瘓,造成不便與安全顧慮,地方人士遂於昭和十一年(1936)成立「濁水溪人道橋架設完成同盟會」,陳情臺灣總督府,終於翌年(1937)動工建造,至昭和十五年(1940)完成32座橋墩,因珍珠港戰事發生,日人將橋樑材料移建海南島碼頭,工程因此停頓。戰後,前西螺街長廖重光及參議員李應鏜,續向臺南縣參議會陳情,並於民國三十七年成立「西螺大橋續建委員會」,一再向政府陳情。並且以南北物資及軍需運送重要建設為由,台灣省政府除了撥款預算並於民國三十九年函請美國經濟合作總署協助經援撥款(簡稱美援),民國四十年美國國務院核准撥款130萬美元。終於在民國四十一年再度動工,歷經趕工七個月,於同年十二月廿五日全部完工,因此民國四十二年一月廿八日舉行通車典禮。西螺大橋的建造歷經日治、民國,並在美援協助下完成,因此在西螺橋頭端可以見到日本、美國及中華民國的國旗,而在橋樑上亦可看見中美合作的標誌。


延平老街
延平老街為當前臺灣擁有最多日治時期街屋的老街,不同於迪化街,大溪等地的建築風格;也迥異於三峽、湖口等老街所呈現出的傳統街屋面貌。事實上,改建於昭和十年(1935)中部大地震後的延平老街,大量使用了二十、三十年代流行的裝飾派風格(ARTDECO)建築技法,並融合了部分傳統建築的裝飾細部,產生了一種兼具世紀時代感及地方情趣的特殊建築風格,正代表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臺灣建築對全世界ARTDECO風潮所做出的具體回應,是臺灣地區建築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中間型,也是臺灣本土建築進化史上的一項重要證據,相當值得一看。


振文書院
振文書院位於興農西路與文昌路口,其前身為文昌帝君祠,建於嘉慶二年(1797)禮奉文昌梓潼帝君,文衡帝君,孚佑帝君,朱衣帝君,綠衣帝君,俗稱五大文昌帝君;鎮民稱其為「文祠廟」,文祠內曾設「振文社」與「菼社」,「義孚社」等社團。供愛好詩詞的文人雅士聚會,嘉慶十七年(1812),振文社王有成等倡議成立書院,廖澄河等士紳熱心捐資興建,次年告成,樑上懸有1813(嘉慶癸酉)年梅月古匾,寫著「千秋書祖」字,為雲林縣碩果僅存的書院。民國七十四年由內政部正式列為三級古蹟,並撥款維修,補建山川門一座,民國七十八年完竣,是西螺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全臺最大 泰山石敢當
石敢當具納福、驅風、辟邪、止煞、防水、消災的功能,此座石敢當現位於延平路頭堤岸上,石敢當建造於清道光七年(1827)。昔日濁水溪動輒氾濫,居民用來防患水災,祈求平安。其高五尺六吋,連基座有一丈多高,特色為上端刻獅頭,額頭上刻「王」字,口含寶劍,鬚眉表現無遺,居民俗稱「獅子咬劍」。 一般石敢當不是輕易題上「泰山」二字,泰山乃五嶽之首,即具鎮守之意,如果溪水不大是不能放上這兩個字的。「泰山石敢當」那五個大字,觀察之後,發現五個字,有三個字是錯字,為何如此?究其原因,「泰」裡頭的水少了一點,寓意水少一點;「石」字中多了一點係是經由大師加持後才點上去,而「敢」字旁邊耳沒有突下去,要齊放得四平八穩,重心穩固。石敢當的設立,體現了西螺街與濁水溪自然環境的關係。


東市場文創市集
清朝時東市場位於濁水溪渡船頭附近,因南北商旅匯集而形成市集,初期位於現今市後街一帶,後來擴大到延平路街面。昭和十二年(1937)西螺街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後,遂成為西螺最繁華的市中心,是西螺各文化之發展源頭,更為當時台灣中部富有盛名之街區。

於民國九十八年重新修復後,延平路街面陸續進駐各項文創工藝創作,包含花布、自然材質創作、藤藝家具、雕塑、手工香皂、油畫、竹藝等工藝創作及西螺地方特色伴手禮:米食、腰果、醬油等商品販售、咖啡店、西螺柑仔店等商店,市後街街面則有手工刻印章、手工木器漆畫及冷飲、有機農產品販售,並不定時有靜態展覽及動態活動舉辦,讓東市場集結成具一特色的文創市集。
 
 
  • 在 地 特 產
醬油工廠
釀製醬油在西螺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醬油釀造的重要條件是水質、溫度和溼度,而西螺在這三方面都得天獨厚,再加上傳承百年的傳統釀造技法,西螺便成了今日臺灣的「醬油王國」。西螺醬油氣味芳香甘醇,色澤紅褐,具有黏稠性,保留了早期的獨特風味。
 
蔬菜專業生產區
西螺鎮是國內最重要的蔬菜生產區,全國有三分之一的蔬菜在這個小鎮生產與交易,其供應量直接影響國內蔬菜行情。西螺地區蔬菜的種植,是屬專業型生產,由農會輔導推廣網室蔬菜專業區,約有五百多公頃,網式栽培方式,不但可降低農民因雨害、蟲害所帶來的損失,其所生產的蔬菜也較幼嫩,品質較好。近年來更積極推廣有機蔬菜栽培,希望讓全國民眾能享用到更健康的新鮮蔬菜。
 
西螺米
西螺位於臺灣第一大溪流濁水溪中游南岸,濁水溪沿岸土壤雖然肥沃,然昔日經常氾濫成災,以致南北兩岸呈現田園零落、人煙稀少的景象,惟獨西螺地區例外,不但人口密集,且是濁水溪沿岸絕無僅有的一個小城鎮。因濁水溪從上游帶來的土壤黏性高,配合著濁水灌溉,便產出了香又Q的濁水米。在日治時代,連日本天皇都指定要吃臺灣的西螺米,可見其受喜愛的程度。
 
文創商品 捐獻 點燈 聯絡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