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媽祖太平媽
西螺媽祖太平媽

文物典藏

好義從風


《好義從風》匾 ─ 雲林首件國家重要古物

「好義從風」匾乃於道光十三年(1833)八月張丙事件完全平定後的善後之舉,既含讚詞又述緣由與目的,可謂一語意完整之短篇文章或告示,這種體例在台灣傳統匾額中尚屬少有。由駐台軍隊之北路協副將葉長春所頒,用以表彰地方人士於事件期間之義行,尤其是針對地方鄉勇們急公好義、風移景從之精神。

張丙事件係清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發生於嘉義縣及南、北兩路的大型民變。究其起因乃因天旱稻米欠收,清廷於各莊實施禁糴措施,卻引發搶米風波;加以陳辦等人在嘉義地區因搶芋、搶牛引起閩粵族群衝突,而官府未能妥善處理這兩個事件,導致群情不滿,憤而起事。

張丙事件發生後,台灣北路協副將葉長春本人,為平定亂事,除了親自率領軍隊剿亂外,並招募義勇,此舉目的非僅欲其守衛家鄉,還希其前往嘉義平亂。所幸西螺、布嶼兩保地方主要姓氏及其他各姓氏人民均能響應號召,共襄盛舉,攜帶器械隨同前往守禦,且爭先效命,乃能幫助亂事之平定,殊堪嘉許。

在過去文獻史料上一向欠缺記載的西螺保及布嶼保兩地區在張丙事件中的實際狀況下,今能藉由此匾之再現,讓我們有機會瞭解張丙事件在雲林縣境內的蛛絲馬跡,尤屬難得,亦足見福興宮在清代西螺地區之重要地位。

 

 

莫不尊親


《莫不尊親》匾 ─ 法定古物

「莫不尊親」匾為乾隆五十三年(1770)街眾將位於街西的福興宮遷建至街肚今址而留下此文物。徙建後的福興宮位於頂、下兩市之間,並形成西螺街的新商業中心。當時福興宮前為販賣魚肉蔬菜的市集,且設有公斗。

清代匾額製作工藝,中行「莫不尊親」為片狀陽文,橫長方形木匾,以多塊木板拼接製成,邊框為紅底纏枝卷草紋,匾面為黑底金字,係另外製作後接合於額面上,並以金屬釘固定在匾額版面上,並可見清代釘頭較大。

光緒廿一年(1895)臺灣割讓日本,雲林地區的抗日義民揭竿而起,不畏強權奮勇抗敵。日軍間諜遭西螺義軍擄獲,並將其首領首級取下,懸掛在福興宮廟門前,當時乾隆年「莫不尊親」匾突然墜地,其中「親」字墜地成三塊,分別為「立」、「木」、「見」三字,在場一位白髮老者指出:「木能生火,再者『木』即由『十』、『八』組成,故『立』、『木』、『見』三字,意指八月十八日將有大火,西螺街恐將淪陷。」又言:「匾額字剩下『莫不尊』,意指大家『不要不遵守』我的指示。」爾後,義軍驚覺畏懼,立即改將人頭及義旗移懸於三山國王廟(舊址為今西螺分局所在)。日本南進軍進入西螺街後,見懸掛之首級,憤怒至極,乃放火燒街焚肆。斯時為八月十八日,因居民聽從告誡及早撤退避難,免於一場兵災,事後西螺街房舍僅存十餘間,此事件後西螺居民咸信此為太平媽靈感庇佑,化身指示,因慈悲靈驗讓西螺子民能化險為夷、平安度日,再添太平媽救難神蹟。

 

 

翹首供桌


翹首供桌 ─ 法定古物

嘉慶十八年(1813)翹首供桌,目前是臺灣中部(臺中、彰化、雲林、南投)所見年代第二早之案桌,距今已兩百餘年。是嘉慶五~十八年(1800-1813)福興宮增修時留下的古物,由當時擔任總理的新文香、源合號、得興號三家舖戶,帶領三十家商號及仕紳聯名捐獻,反映出神桌造價不斐。透過桌上記載的舖號數甚多,可見嘉慶十八年(1813)西螺街已是相當繁盛的商貿市街,是透過文物看見地方歷史的實例。

在工藝上呈現出雙層束腰,輔以透雕的作法,表現出繁複立體的畫面配置,襯托木雕裝飾的華麗,是清代少見神明供桌的表現手法,經此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審定,具有傳統木傢俱藝術和高度歷史價值的古物。

 

 

太平媽南投陶香爐


太平媽南投陶香爐 ─ 法定古物

本宮所典藏同治十一年(1872)福興宮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為臺灣廟宇中現存南投陶香爐最早的實例,彌足珍貴。爐身頸部嵌有「福興宮」、腹部正面有「太平媽」,左側有「同治壬申年陽月立」、右側有「弟子孫進海叩謝」。

此爐證明「太平媽」的稱呼,約一百五十餘年已經存在,為居民對於本宮聖母信仰具體的表現,也是清代全臺少見將媽祖俗稱落於祭器的實例。「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的歷史價值,在於技術流派、藝術造詣,可代表宗教供器的時代意義。



鎮殿觀音佛祖、善才、蓮女暨十八羅漢 ─ 法定古物

福興宮後殿奉祀的「觀音佛祖」,又稱「觀音亭」。據傳清代西螺街上外文祠廟(振文書院)附近原有一座「觀音亭」。同治年間後遷廟併入福興宮後殿祀奉。鎮殿的「觀音佛祖」、「善財、蓮女」、「十八羅漢」自清代保留至今。「觀音佛祖」、「善財、蓮女」為道光四年(1824)入神開光迄今已有196餘年的歷史。

鎮殿觀音佛祖坐姿為「觀音自在體」,左手持經卷、右手拇指與食指為捻,呈現數念珠生動的手勢。善才童子雙掌合十,臉部塑形豐潤,呈現幼童可愛豐腴臉頰的模樣,頭束「丸髻」,身體微向前傾,面朝觀音佛祖,眼神卻向左偷瞄,整體展現脅侍神與主神神像間趣味的且生動的體態。蓮女雙手蓋巾捧寶珠,呈現經典紀載中捧寶珠獻佛的造型。頭髮於頭後梳雙掛髻,雲肩以粉線裝飾如意雲紋,裙襬下方露出紅頭繡花鞋,相較於善才童子,蓮女的表現莊重謹慎的體態呈現;十八羅漢造型依造所持法器或展現動作,呈現多樣且生動巧妙的姿勢,為清代保留下來完整的且頗具趣味的羅漢造像。「觀音佛祖」、「善財、蓮女」、「十八羅漢」完整保留清代泉州粧佛的體態及工藝。其中鎮殿的「觀音佛祖」、「善財、蓮女」更是難得以整顆原木雕刻的大型神像,且表現出精湛的粧佛工藝。



海國安瀾


天上聖母展耳石香爐

西螺福興宮天上聖母展耳石香爐,造於嘉慶十八年(1813),係是嘉慶五年至嘉慶十八年(1800-1813)間西螺街福興宮增修時留下的文物,其與已經登錄為雲林縣一般古物的「西螺福興宮翹首供桌」為同一時期的文物,呈現西螺街商貿與媽祖信仰的互動關係,見證清中葉西螺地方歷史之發展。

清代石香爐係以四足的展耳方爐為主,嘉慶十八年福興宮天上聖母展耳石香爐即典型之一。本香爐以砂岩雕製而成,器型完整,實屬全國少見保存良好之展耳香爐,具有石雕香爐工藝及科學上之價值。此外,在藝術價值的表現上,正面唇口陰刻「福興宮天上聖母」、一側陰刻「嘉慶十八年」,另一側陰刻「臘月」,背面陰刻「弟子張天摘 李友鳳仝敬奉」。在爐體裝飾圖像方面,爐身正面為雲龍紋,爐耳浮雕獅首銜展耳(獅吞展耳),香爐四足為獅吞腳。

該爐表現高度工藝,實與當時西螺街於嘉慶年間最為繁盛有關,在人力、物力及資金齊備下,嘉慶五年至嘉慶十八年福興宮陸續增修廟宇格局,由原本單殿擴展為兩進兩廊十六間的格局。本件石香爐即為當時增修殿宇的最佳證明,另外福興宮尚留存前已述及之嘉慶十八年之翹頭供桌,為同時期的文物。此二文物不僅證明福興宮發展的歷史,更反映嘉慶年間西螺街經濟力之盛,舖民透過捐獻鉅額供匠師打造良美供器,此即文物印證地方歷史,是為其價值所在。

 

海國安瀾


《海國安瀾》匾

《海國安瀾》匾係光緒十六年(1890),由新科舉人張廷樞所贈之匾,並於日治時期由其後代子孫張沃、張樹頭重修。據光緒年間倪瓚元所編《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張廷樞為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武舉人。

張廷樞,號廷合,為崙背中厝人(今崙背鄉阿勸村),祖籍泉州府晉江縣鑑湖鄉。生於咸豐十一年(1861)。其先祖張士箱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跨海來台。士箱子嗣多人考取舉人、秀才等功名,貢薦相繼,以乾隆二十五至三十五年間為例,有六人中舉,科名之盛,冠甲全台。其曾祖父張植發,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拔貢。同年,鄉試中舉。歷任山西省汾西、鳳臺知縣。廷樞自幼聰穎好學,體格魁偉,異於常人。當時臺灣尚武之風盛,於是張氏族人恆聘唐山武藝高強之武師調教子弟,廷樞身賦異稟,耐心學藝,又承其家學傳統、勤於經書,遂蒙文武兼備之譽。曾為彰化縣學武生,並於光緒十一年,遠涉重洋,至福州省城參與鄉試。

當年渡海,時有船難發生,是故每有遠行皆會求助於地方神衹庇祐。西螺街福興宮的太平媽靈驗無比,廷樞特赴福興宮祈求旅途順遂,波瀾不興,並能金榜題名,果然光緒乙酉年,一舉成名,榮登是年武舉人,名聞當時雲林地區,更傳為西螺地方佳話。返台後,廷樞感念太平媽庇佑,遂於光緒庚寅年贈「海國安瀾」匾予福興宮,以玆留念。同年,亦贈匾「英靈護庇」一方予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





 

本宮維護宗教文物不遺餘力,已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古物有:
1.道光十三年(1833)「好義從風」匾。
2.乾隆三十五年(1770)「莫不尊親」匾。

3.嘉慶十八年(1813)翹首供桌。
4.同治十一年(1872)太平媽南投陶香爐
5.道光四年
(1824)鎮殿觀音佛祖、善才、蓮女暨十八羅漢


其餘傳世文物有:
6.乾隆十五年(1750)「護國庇民」匾。
7.嘉慶十二年(1807)「慈航廣渡」匾。
8.嘉慶十八年(1813)天上聖母展耳石香爐。
9.嘉慶二十四年(1819)「寰海尊親」匾。
10.同治八年(1869)「觀音亭」匾。
11.同治十二年(1873)「水德配天」匾。
12.同治十三年(1874)福興宮重脩碑記。
13.光緒十六年(1890)「海國安瀾」匾。
14.明治四十五年(1912)「公置田租以供神誕祭典演戲」碑記。
15.明治四十一年(1908)重修碑記。
16.昭和十九年(1944)西螺神社手水鉢。

古物之多,堪稱淵遠留長之古廟。

 
文創商品 捐獻 點燈 聯絡地圖